新聞詳情
建筑工程常見的10類涂料施工質量通病:現象、原因、防治,總結全了!發表時間:2021-10-09 08:48 (1)基材含水率過高,環境濕度過高; (2)稀釋劑揮發過快; (3)涂料施工過厚; (4)固化劑配套錯誤,與涂料不相容。 (1)基層施工前必須進行干燥處理; (2)油漆施工不要一次性厚涂; (3)使用指定的稀釋劑和固化劑。 涂膜黃變:淺色漆膜經光、水或其他化學物質作用,出現發黃現象。 (1)涂料中含有性能不穩定的白顏料,光氧作用下易變色; (2)乳膠漆涂料同溶劑型涂料一起施工,乳膠漆受溶劑型涂料的影響變黃; (3)涂膜受堿性的影響、水的浸泡等也會導致泛黃。 選用耐黃變的乳液、以及化學性能穩定的顏料生產涂料;在裝修涂裝過程中先涂刷溶劑型涂料,待干透后一段時間施工乳膠漆涂料。 粉化:涂膜表面有粉末狀物質析出,用手輕輕擦拭,掉下白粉。 (1)涂料質量差,基料不足以包覆所有填料,部分填料松散地堆積在涂膜中; (2)涂料施工過度兌水稀釋,涂膜疏松不耐擦拭; (3)涂料施工低溫、濕度大,或風大,成膜干燥慢,乳膠粒成 選用優質涂料,涂料施工控制稀釋程度,提高涂膜密實度。選用優質封閉底漆,做好基底處理工作。施工注意天氣環境,不在惡劣的環境下施工。 桔皮:涂膜表面不光滑,呈現凹凸的狀態如桔子皮。 (1)油漆太稠,稀釋劑過少; (2)未采用合適的噴涂距離與噴涂壓力; (3)施工場地溫度過高,風速過快,干燥過快,油漆無法充分流平; (4)加入固化劑后放置時間過長 (1)注意油漆配比,合理調漆; (2)充分熟練噴槍使用方法; (3)改善施工場所條件; (4)使用合適的稀釋劑,加入固化劑后盡快用完; (5)增加適量氧化鋅可消除此現象。 涂膜開裂:干燥涂膜上生成線狀、多角狀、或不定狀裂紋 (1)涂料劣質,成膜性差,開裂; (2)涂層間匹配差,如硬質涂層涂布在彈性涂膜上; (3)低溫涂裝,或遇大風,涂層干燥成膜不良開裂 (4)次涂刷過厚或未干重涂,收縮開裂; (5)一涂料稀釋過量,涂膜太薄,不能抗裂。 選用成膜良好的涂料,涂料配方根據季節調整,調整其干燥成膜性;遵循施工規范,徹底處理基材,做好基底防水層,施工前對基底進行修補,保證基底條件合乎施工要求;不在惡劣的氣候下施工。 起皮、脫落:短段時間后,局部涂膜出現老化附著力喪失,起皮剝落 (1)底漆涂刷后,暴露時間過長,有粉化存在; (2)膩子強度低,耐水性差,吸水膨脹,致面涂起皮脫落 (3)基底或膩子堿性過高,不停泛堿,致涂膜起皮脫落 (4)基層表面過硬和光滑,面涂附著力差; (5)涂膜干燥過快,成膜不充分。 預防措施: (1)涂料配方設計要求有良好的抗水、抗堿性,硅溶膠的添加,可大大增強涂膜的抗堿性; (2)涂料施工要求基材干凈、干燥和牢固; (3)對基底做好防水封閉處理。 涂膜起泡:短段時間后,局部涂膜出現老化附著力喪失,起皮剝落。 (1)由于水分透入漆面內或墻體表面潮濕,導致漆層失去了粘附性,以致在物體表面上起成泡狀; (2)上道漆沒干透,就涂布下一道,導致上道漆中的水分活溶劑不能順利排出; (3)在陽光直射下進行施工; (4)乳膠漆干后不久,就暴露在濕汽或雨水中。 (1)確保底漆質量可靠,無漏涂現象; (2)必須待上一道漆充分干燥后,方能施工下一道漆; (3)不應在有大風、潮濕或陽光直射等不良條件下進行涂飾工程施工。 咬底現象:涂膜起鼓移位、起皺 底漆未徹底干透就涂刷面漆,或前道漆與后道漆不配套所引起的漆膜鼓起移位、溶解、起皺、收縮、脫落等。多見于溶劑型涂料。 涂層施工必須按指定的時間間隔,頭道漆要徹底干透后再涂第二層,用配套體系的漆涂裝。 流掛現象:施工時涂料上產生向下流淌、形成眼淚或波紋狀的外觀 涂料稀釋過度或涂料本身粘度太低,一次性涂刷過厚,噴槍嘴與被涂表面靠得太近。 墻體重新打磨平整,按正確的比例稀釋重新正確施工或調整涂料本身粘度。 下一篇做工程老板,要有江湖感!
文章分類:
行業新聞
|